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明代,截止2015年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园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建造园林。“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
豫园园内有穗堂、铁狮子、快楼、得月楼、玉玲珑、积玉水廊、听涛阁、涵碧楼、内园静观大厅、古戏台等亭台楼阁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处古代建筑。三穗堂位于豫园正门处,清乾隆二十五年建。原为乐寿堂,清初曾被征为上海县衙办公之地,改建西园时重筑为三穗堂。
豫园的绿化布局合理,植物配置得当,层次分明,其特点是古树名木多、大盆景多、摆花多。全园共有乔灌木670余株,常绿和落叶树约各占一半。
在静观大厅前的一株白皮松,树高6.2米,冠幅7.2米,树龄有200余年。
在群置、散置的湖石间与桥旁栽植青枫、五针松、茶花、桂花、杜鹃、瓜子黄杨、黄馨等,在墙脚下植常绿的箬叶、天竹、麦冬、竹、盆花等。层次分明,体现了明清两代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