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宫的历史变迁,有三件事可以了解一下:第一,故宫最早叫作“紫禁城”,为明清两代皇宫;第二,故宫名称源于1925年,清废帝溥仪被逐出宫之后得名;第三,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范围同原紫禁城。
故宫最早叫作“紫禁城”,为明清两代皇宫虽然国内有北京故宫、南京故宫、沈阳故宫三处故宫,但“故宫”这个名称,约定俗成是专指的北京故宫。不过,北京故宫最早的名称并不是叫作故宫,而是叫作紫禁城,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建造的。
从明成祖朱棣1420年建成故宫开始,一直到1925年10月10日止,北京故宫一直被叫作“紫禁城”,是明清两代自明成祖朱棣起,至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止共24位皇帝的宫城,由于在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中,紫薇宫常年在天庭的中央位置,被视为天帝居住的地方,而且是百姓不得进入的禁地,因此皇帝居住的宫殿,便被称为了“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