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 杜甫草堂为什么叫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为什么叫杜甫草堂
2727 0
MR.W |

成都杜甫草堂

,是中国唐代大诗人

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

韦庄寻

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

多次修复而成

,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馆,2006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

4A级旅游景区

,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

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

今日草堂,古朴典雅,规模宏伟,占地300多亩。其中大廨、诗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纪念性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幽深宁静。廨堂之间,回廊环绕,别有情趣。

祠前

东穿花径,西凭水槛,祠后点缀亭、台、池、榭,又是一番风光

。园内

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兰园、茂密如云的翠竹苍松。

整座祠宇

即有诗情,又富画意,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著名园林。

对这个问题还有疑问?
追问专家
分享给好友
收藏这条问答
延伸阅读
玩法 手机扫码查看
景点 手机扫码查看
餐饮 手机扫码查看
酒店 手机扫码查看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