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桥的开放时间一般是全天开放,景点的地址是杭州市余杭区塘栖古镇。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塘栖古镇。
交通方式:公交乘坐790路、794路公交至【广济路北】下车,再沿广济路朝西北方步行400米左右。
西湖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西湖流域内年径流量为1400万立方米,蓄水量近1400万立方米。
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将近15千米。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邻城区,南部和钱塘江隔山相邻,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中有三岛,西湖群山以西湖为中心,由近及远可分为四个层次,海拔高度从50至400米依次抬升,形成“重重叠叠山”的地貌景观。西湖与群山的第一层次相连,与后三个层次的距离,分别为1650米、3450米和5600米,
西湖面积约6.39平方米,三面环山,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西湖位于浙江杭州,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湖泊平均水深为2.27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四条溪流。西湖地处中国东南丘陵边缘和中亚热带北缘,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
有花鸟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等。柳浪闻莺:在西湖东岸钱王祠门前水池北侧约50米的濒湖一带,范围约0.54公顷,以观赏滨湖的柳林景观为主题。“柳浪闻莺”所处的位置原为南宋时(12-13世纪)的御花园——“聚景园”,因园中多柳树,风摆成浪、莺啼婉转,故得题名“柳浪闻莺”。
景点有:灵隐禅宗,湖滨晴雨,雷峰夕照。雷锋夕照:该景观的最重要建筑要素为雷峰塔,始建于吴越国时期(977年),民国(1924年)塔毁后以遗址形式保存,曾与保俶塔形成西湖南北两岸的对景,佐证了佛教文化的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
西湖公园菊花展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开幕,参观时间将延续到11月底,预计展出20天-30天,具体视天气情况而定。西湖始建于隋朝,自从隋朝大业六年,开凿江南运河,与北运河相接,沟通南北五大水系,便捷的交通也促进了杭州的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关于西湖,历来就有很多美好的传说,有明珠西湖,有断桥白蛇等等。
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三,元代又称之为“西湖夜月”而列入钱塘十景。平湖秋月位于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白堤西端南侧,是自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当空之际观赏湖光月色为主题。
最早的"西湖十景"起于南宋,古人总结了西湖最美的十个景观,包括: 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映月,平湖秋月,南屏晚钟,双峰插云。
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西湖还是钱塘江的一部分,由于泥沙淤积,在西湖南北两山——吴山和宝石山山麓逐渐形成沙嘴,此后两沙嘴逐渐靠拢,最终毗连在一起成为沙洲,在沙洲西侧形成了一个内湖,即为西湖,此时大约为秦汉时期。
好玩的地方有:六合听涛,岳墓栖霞,南屏晚钟。岳墓栖霞,岳王庙是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建。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代代相传一直保存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