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门楼,八字形砖木石结构,重檐悬山顶覆以灰瓦,檐下砌有一长条形框,中有穿孔十字形叶五个,再下为花岗岩石额,上书“白鹿洞书院”五字。门上为石梁,左右为砖柱。门内为一院落,东西为厢房,北为御书阁。院内前段青砖铺地,后段为花岗岩、青砖和卵石铺地。西厢房亦即洋池之东厢房,廊柱联“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东厢房廊柱联“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御书阁又名圣经阁、圣旨楼。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阁中主要收藏皇帝御赐《十三经注疏》《二十一史》《古文渊鉴》《朱子全书》等而建。阁为木构建筑,二层,平面呈方形,周环走廊。二层正中有“御书阁”竖额。庑殿顶,阁外柱有题联:“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
思贤台,筑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三十年(1551年),江西巡按曹汴建亭台上,寓“睹台思贤”之意,故名思贤台。台平面呈正方形,亭为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顶,双层斗拱托檐,中开一门,四边有木制花窗,前护花岗石质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