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87年的一场地中,大雁塔直接被
震成两半,裂缝更是达到了一尺。在1521年的地震中,裂缝却在一夜间合并,看起来完好无损。而在嘉靖年间的华县地震中,人数的死伤多达82万人,很多的建筑被摧毁,让人惊讶的是大雁塔还高高耸立,不过它的
塔身却再次裂开。
而后的多年里,它一直处于裂而合,合而裂的状态。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大雁塔第五次修葺,这是一次重大的维修加固工程。在维持了唐代塔体基本造型的基础上,外表完整地砌上了
60厘米厚的包层,这便是如今看到的大雁塔。在民国时期,塔身再次开裂。在1966年,国家对其进行了重点的修复,还用
钢铁固定了塔身,让其再次合上。
至于它为啥会自动修复,古人认为是神明的庇护,因为在塔中存放着3000颗舍利子。不过专家研究才发现,它的
地基结构十分的神秘,在塔下有一层夯土,这类土壤的特点是密度很高、缝隙少,可以让建筑物处于稳定的状态下,可以抗12级地震的冲击波,在地震来临后,塔身就相当于
不倒翁一样,受到了地震冲击非常小。
此外,这座塔高度为45米,用砖头垒起来,但是这些
砖头的质量非常高,采用黄泥制作而成,能敲打出
金属般的声音。而在砖头上还有手印,这就是古代的监工制度,建造者需要将手印按在上面,出现质量问题将会被问责。正是在建造工艺的技术要求很高,以及严格的监管制度,才让大雁塔建筑的质量非常高。在1300多年的风雨中,可以一直保存下来,就算是在地震之下,也很难被破坏。今天的建筑物,也应该学习古人的建造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