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旺波日山犹如一头卧伏的巨象,驮载着布满山坳、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充分体现出传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因地制宜的特色:傍山而立,群楼重叠,巍峨壮观。
甘丹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
该寺是格鲁派的祖寺,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寺院全称“甘丹朗杰林”,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可见该寺僧侣信奉“弥勒净土”。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寺内还保存着历代甘丹赤巴的遗体灵塔九十余座,并藏有许多明代以来的文物和工艺品。
甘丹寺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50多座建筑组成,主要由措钦大殿、宗喀巴寝殿、羊八犍经院、宗喀巴灵塔祀殿、绛孜扎仓、夏孜扎仓及23个康村、20个米村组成。措钦大殿、绛孜扎仓、夏孜扎仓及23个康村、20个米材组成。措钦大殿(意为大经堂,即大雄宝殿)建于1409年,宽43.8米,深44.7米,有大柱108根,可容纳3300名僧内同时诵经。最初(公元1409年)是在达孜宗本索朗多吉的资助下修建的三层大殿,约在1720年由藏王加盖了金顶,1749年由晋美多吉进行了扩建,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殿内主供的是未来佛强巴佛,后增供宗喀巴等鎏金铜佛。殿中设有五只金色狮子承抬的法座,名为“甘丹拾赤”,也就是由宗喀巴创建黄教后的法座。殿后左侧有一小殿,门额上有一组“兜率天”的影塑,塑造技艺极其精细逼真。小殿内有宗喀巴静坐的禅床及纯金汁书写的全套《甘珠尔》和《丹珠尔》藏文大藏经。殿内的设置、供器、装饰等物均系明代文物。大殿中有一根大柱很奇特,它离开地面有一掌厚的距离,到甘丹寺朝佛的人都要摸一摸柱底,以祈祷吉祥。
甘丹寺共有23个康村,每个康要都有一个小经堂,大多为二层楼的建筑,面积都在400平方米以上,一般可容200名喇嘛同时念经。有的康村下面再设米村,米村是寺庙最基层的管理机构,甘丹寺共有20个米村。此外,还有修建甘丹寺的主要施主达孜宗本在甘丹寺修建的高达9层的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