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宝带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桥身之长,桥孔之多,结构之精巧,为中外建桥史上所罕见;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唐朝元和年间,苏州刺史王仲舒为筹建此桥,变卖束身宝带。当地士坤深为此举感动,纷纷解囊捐赠,兴工建桥。为纪念王仲舒捐带建桥义举,人们将此桥命名为宝带桥。现在的宝带桥是明朝正统年间重建的,桥的南北两端原来各有一对石狮子。
中国现存最长的多孔石桥结构特点:
1、桥从13孔开始逐渐隆起,到15孔为最高点,到17孔又恢复原高度。这种处理使桥形富于变化,既减轻了桥的自,又增大泄水面积,从而减少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2、桥的拱石不用灰浆砌合,而是用带有榫头、卯眼的石块拼接。桥体宏伟壮丽,像一条宝带;古人称赞它“长虹卧波,鳌背连云”。